舟山市聚焦全国沿海城市普遍存在的“多龙治海”、力量分散、协同不足、执法低效等难题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执法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,坚决落实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部署,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“大综合一体化”海洋行政执法改革,推动“一支队伍管海洋执法”,为海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“舟山样板”,相关工作入选省级部门最佳制度创新案例。
一、破解“多龙治海”难题,厘清涉海执法职责。按照“高度集中、按需划转”原则,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融合资规、生态等261项地方涉海行政执法事项,形成一张“事项明确,权责统一,动态调整”的执法清单,逐条明确执法实施范围,明晰执法职责边界以及辅助执法活动中的“行为认定和处罚裁量”,切实提高海洋监管和执法质效。并与事项划转部门建立执法协作机制,强化案(事)件移送、业务培训、会商交流等管执联动,有效破解以往海洋行政执法中职能交叉、重叠等问题。
二、破解处置流程断链难题,创新扁平化指挥体系。坚持党建统领,打破体制壁垒,构建“市指挥部+市指挥中心+县(区)指挥中心+网格工作组”的指挥体系。将渔政、港航等地方涉海部门和海事、海警等中央事权部门纳入指挥体系各层级,实行市指挥部统一部署,市指挥中心统筹协调,县(区)指挥中心自主管控,网格工作组执行落实的指挥模式,有效解决海上执法“多头管、三不管”、协调难、指挥不精准等问题。目前已将全市渔政、港航、海事等48艘执法船艇,684名执法人员纳入网格管理,部门协同响应率提升近50%,应急处置时长相比2023年缩短近1小时,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综合执法行动800余次,成功联合破获一批以往难以发现、难以处置的重大案件。
三、破解执法低效被动难题,优化数字赋能管控模式。建成海洋行政联合执法应用,海上数字化管控能力全面提升。建成海上感知“一张屏”,集成跨系统涉海应用,归集跨海域感知设备,整合跨层级涉海数据,建立非法捕捞等11大预警模型,实现舟山海域智能预警全覆盖。拓展网格化管理理念,将舟山及毗邻海域划分为15个海上网格,实施分网格精准防控。建立“红橙黄”三色处置指挥流程,实现一键指挥到船,分类落实现场执法、回港处置、电子警告等举措,有效提升了执法效能,让有限的执法力量更多地保障大案、要案和海上救援。截至目前,应用协助排查整治海上安全隐患3万余个、重大隐患1600余个,海上违法违规案(事)件发现率相较于2023年提升近30%。
四、破解执法多跨协同不足难题,强化制度支撑保障。加强组织领导,健全完善体制机制,构建上下联动、协同发力、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。由舟山市人民政府牵头与省农业农村厅、浙江海事局、浙江海警局建立海洋行政联合执法的协作机制,从联合执法、联络会商、信息共享、行刑衔接、执法保障等方面,深化地方涉海行政执法部门与中央事权部门的联勤联动。按照“不动体制动机制”的改革路径,建立组织保障、指挥协调、监督检查三大机制,保障从涉海案(事)件发现、研判、指挥到执法监督、案件移送的执法指挥全流程。创新一支队伍管好海钓小型船艇“一件事”,相关做法在浙江日报要闻版、“潮新闻”平台刊登发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