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,普陀区立足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,进一步加强“整体监管”理念,统筹做好全区双随机抽查任务源头规划,聚焦行业共性化监管要求和发展诉求,探索同类企业融合监管,针对性实施合规指导,减少上门执法扰企。
树立“内融+外跨”导向,全盘统筹抽查任务。在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的基础上,探索对同类行业企业的融合监管模式,形成食品销售方、商超、校园等5个“内部融合”抽查事项,并选取海水产品生产加工行业试行全市首个“内融外跨”式双随机抽查,融合内部监管条线6个、协同外部门4个,涉及检查类别17个。2024年以来,普陀区共执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任务131个,占所有双随机任务的58.74%。区综合执法办统筹推进行政检查统筹实施机制,全区各部门已合并执行涉同一对象的抽查、专项等任务210次,减少上门113次。
运用“排除+风险”规则,综合筛选检查对象。按照“非必要不检查、无计划不检查、检查应联尽联、检查求实求效”的原则,按月统筹实施对同一企业的检查任务,以减少多头检查、重复检查等扰企行为。对每个新设双随机抽查任务实行备案制,事先对待抽取对象范围进行梳理,并在任务创建过程中强化运用排除规则,对年度内已达到指定抽查次数;主体状态已为注销、吊销等无法开展检查的主体予以排除,避免同一检查对象在短期内反复被多个任务抽中或产生无效抽查。通过关联“专业+通用”信用规则,在每个任务中加大高风险对象抽取比例,将抽查频率与风险等级相挂钩,目前,普陀区任务应用信用规则率达99.37%。
建立“信用+合规”机制,有效降低失信风险。试点开展海水产品行业信用共治体系建设,联合市标准化研究所、市水产流通与加工行业协会共同编制《海水产品生产加工行业信用合规建设指南》。指南于2024年11月正式发布并实施,重点围绕人员管理、生产活动、商业信用、财务信用4方面梳理指导服务内容19类共65条,确定企业风险点、风险等级,完善风险处置方法等实际操作指导,帮助企业及时识别、处置,进而有效防控信用合规风险。实行行政处罚“三书同达”制度,将合规建议、信用修复指导前移至处罚环节,引导企业主动纠错防错、重塑信用。2024年以来,全区共发出“三书同达”文书813份,指导企业修复行政处罚记录813家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