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山聚焦海岛实际,紧扣“大综合一体化”行政执法改革要求,紧盯执法重点领域,统筹开展“法护雏鹰”行政执法专项行动,探索未成年人保护特色做法,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和社会环境。
“六位一体”,扎牢海娃“保护网”。针对偏远海岛学校教育资源有限等问题,教育、民政、市监等执法条线主动担当作为,构建家庭保护、学校保护、社会保护、网络保护、政府保护、司法保护“六位一体”的海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,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海娃守护之路。普陀区教育局成立“关爱留守儿童工作”领导小组,将留守儿童建档成册,实施“教师帮扶”结对、“家校月沟通”、研讨交流制度,切实加强法制安全教育。岱山县全面排摸辖区特殊群体,建立教师结对帮扶、成长导师互选制度,全方位保障留守儿童安全身心健康,形成教育关爱合力。
跨区协同,拉紧出行“安全链”。关于海岛未成年人出行安全,前期调研发现未成年旅客信息管理存在安全漏洞,海上票务系统未对免票儿童实行实名制管理。针对该问题,嵊泗县率先发力,教育、交通、检察、司法等多部门联合推进小岛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。交通部门牵头部署海上票务改革专项行动,网络票务系统于2024年完成升级整改,建立免票儿童出票制度,落实未成年人票务优待政策,并与上海有关单位对接最新水上客运交通政策法规,开展跨区域协同,消除未成年人出行的安全隐患。
“一岛一站”,建起法治“防护墙”。针对偏远海岛罪错未成年人教育挽救,嵊泗县检察院推行“一岛一站”工作,在全县七个乡镇挂牌“青阳”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站,将未检工作延伸到偏远海岛之中。制定出台《嵊泗县未成年人“一岛一站”综合权益保护机制建设实施方案》,逐步开始打造集刑事办案、司法救助、权益保护、关爱关护、法治宣讲等为一体的海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综合体。全市各执法部门结合海岛青少年生理、心理发育特征,完善家校社一体法治教育网络,利用“开学第一课”“开学安全教育第一周”,统筹融入防溺水、防欺凌、防诈骗、防性侵等宣传警示教育,通过生动具体的以案说法,引领孩子们筑起自我保护的坚固防线。2024年,全市各执法部门已举办宣传进校园活动50余场。